学校首页 / 微信
/ 抖音
综合新闻

弘扬长征精神·青春接力向未来——建环学院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简报第三期

2025年07月26日 09:31  点击:[]

聆听老兵故事 传承爱国主义精神

719日上午,建环学院弘扬长征精神·青春接力向未来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团队在指导老师周笑敏的带领下来到邛崃市老兵周开良、王开田的家中,对老兵进行访谈,听老兵们讲述他们的峥嵘故事,学习老兵们对党和国家的忠诚和热爱之情。

周开良,家住四川省邛崃市油榨乡堰坪村。196312月应征入伍于西藏军区昌都军分区,曾任连队文书。196512月参加昌都地区左贡县平叛战斗两次。1968年退伍回乡,1970 年经营村办水电站,直至 2005 年告老返乡。历时一年半的田野调查,撰写了《堰坪村志》。

周开良向来访的“三下乡”团队成员们讲述了他在西藏昌都地区的剿匪战斗经历。1965 年过年前,顽匪熟悉地形,狠毒狡诈,借帐篷设伏,趁夜砍断帐篷支架,杀害驻防的 161 团生产班 9 名人员,抢走所有的枪支弹药杀害当地文书和办事人员,胁迫村民上山为匪。西藏昌都冰封雪裹,零下十多度的严寒里,剿匪战斗打响。战士们顶着刺骨寒风追击,他们睫毛上的冰碴冻成了壳,哈出的白气刚散开就被风撕碎,可攥着枪的手从没想过松开。周开良说是内心的坚定信念支撑他们坚持战斗:为国家安定,为人民安居。脚下的每寸冻土都是家国,身后的炊烟不能被枪声惊散。哪怕冻裂的伤口渗着血珠,哪怕肺像被冰剐着的疼,也要让红旗在雪山顶上飘着。这是比体温更烫的信念,比冰雪更硬的骨头。理想信念让年轻的士兵们无畏艰险,誓要保一方太平。经过三个多月的奋战,活捉了匪首消灭了匪群,平息了两次叛乱。

周爷爷寄语当代青年:“那时候没有像样的油灯,雪夜里围在马灯下学报纸,字都看不太清,可“国家”、“人民”这几个词,听着听着就刻进了骨头里。现在的年轻人,不用学我们钻冰窖、啃冻馍,但要记得,抄在笔记本上的话不是空话,要学好专业知识,才能为这个日新月异的中国添砖加瓦;喊着号子练出硬体格,真到了国家需要的时候,才能保家卫国。”老一辈的热血故事与殷切嘱托,是跨越时代的精神火炬,照亮青年一代传承红色基因、奋进新征程的道路,激励着新一代以青春之我,续写家国担当。

川西剿匪的硝烟散尽后,周开良执笔写下《堰坪村志》。这部村志凝结着他对那段峥嵘岁月的深刻铭记,也承载着对家乡堰坪村历史变迁的细致梳理。从剿匪斗争中村民们的英勇身影,到战后村庄重建的点滴历程,字里行间既有烽火淬炼的坚毅,也饱含着对故土家园的深厚情怀,为堰坪村留下了一份兼具历史厚重感与乡土温度的珍贵记录。

而后,在周爷爷的带领下,“三下乡”团队成员来到老兵王开田家中,继续访谈。

王开田,邛崃市火井镇人,1943年8月生,现年81岁,1960年入伍,服役于西藏军区7894部队通讯连,驻林芝军分区曲水县。1962年参加了中印自卫反击战,在收山清剿残部时,王开田带一个班歼灭敌人三十余人,全班荣获集体三等功。

中印自卫反击战的烽火,曾映照出王开田的英勇身姿。战斗中,他不幸中子弹,生死关头,在班长的掩护下,凭借着机智,利用帽子巧妙制造假象,成功脱险。带着满身硝烟与使命,他顺利将关键情报送达指挥部,为战斗胜利贡献了关键力量。那一枚子弹留下的伤痛,是他为祖国安宁冲锋陷阵的勋章,更是对 “军人使命”最生动的诠释。

1965年退伍后,王开田选择以拉二胡的方式,纪念那些在战火中牺牲的战友。悠悠琴声里,饱含着对往昔峥嵘岁月的追忆,对曾经并肩战斗的已故战友的深切缅怀。于他而言,这不仅是个人情感的寄托,更是在用独特方式,向世人诉说那段不该被遗忘的历史。多年来,王爷爷还坚持在家中升国旗,用实际行动带动身边的每一个人爱党、爱国。

谈及对年轻人的期望,王开田话语质朴却满含深情:“现在生活这么好,是无数人奋斗来的。年轻人要好好学习,将来为国家多做贡献。国家好来得不容易,希望国家千秋万代,大家牢记历史、发奋图强。” 这一番话,凝聚着一位老兵对祖国未来的深切厚望,更是跨越时代的精神传承,激励着年轻一代珍惜当下、勇担使命。

王爷爷的故事,是一部鲜活的 “爱国教科书” 。从战火中走来的他,用经历诠释忠诚与担当,也让我们懂得:和平来之不易,传承红色精神、守护家国未来,是每一代人的使命 。

两位老兵虽战场不同、经历有别,却同以热血赴使命、用担当护家国。他们的故事是鲜活的红色教材,让我们读懂先辈无畏,深知和平珍贵。新时代青年聆听这些过往,便是接过 “铭记历史、奋勇向前”的接力棒,将以青春之姿,传承红色基因,续写家国担当,让长征精神在新时代熠熠生辉。

观看长征电影,传承红色基因

719日下午,建环学院“三下乡”团队指导老师组织同学们观看红色影片《血战湘江》,教育引导青年学子感悟长征精神。

影片生动再现了红军长征途中最为惨烈的湘江战役。观影过程中,同学们被红军将士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深深震撼。当看到红军战士为掩护主力部队渡江而壮烈牺牲时,不少同学潸然泪下。影片结束后,有同学表示:“影片让我们深刻体会到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,我们要永远铭记这段历史。”也有同学表示: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,我们有义务宣传长征精神,并在生活和工作中践行长征精神。此次活动通过沉浸式观影的形式,让长征精神更加深入人心。实践团队指导老师表示,后续将结合观影感悟开展红色故事宣讲等活动,进一步深化教育效果。


撰稿:鄢雨甜

一审一校:季俊玲

二审二校:游   媛

三审三校:鲜金宏


下一条:弘扬长征精神·青春接力向未来——建环学院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简报第二期

关闭

Copyright (c) 2012. 智能建造与环境工程学院. All Rights Reserved
地址:成都市邛崃市君平大道东段379号 邮编611530